找到相关内容1048篇,用时4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 “谈禅说佛”

    生命力的活动,所以容易使我们非实在的东西看作实在的东西。我们知道橡树的果实与橡树一样,但是只要继续生长,那么,两者的相同乃是逻辑的必然结果。要确实观察橡实的本性,就是要从其各个历史过程中找出一个未被...种种方式存在于领导者和信徒之间的那些相同的地方,、渐渐消失不见了,而当其消失时,那另一面—也就是他与他的追随者们极相同的一面—使非常引入注目地和无可避免地显露出来。结果使大家相信他一定是来目于一个...

    唐大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21265731.html
  • 论禅宗无相戒的源流

    、羯磨门,第九、结戒门,第十、修摄门,第十一、十重戒门。其中,第一至第五门,与空所译《受菩提心戒仪》所附之《最上乘教受发菩提心戒忏悔文》完全相同。因为《无畏三藏禅要》本身是经过景贤、慧警等对论、撰集...存在着多种菩萨戒的授戒仪,其中天台宗的湛然、明旷可能对慧能有影响,因为他们的生活年代相同。所以,柳田圣山认为《六祖坛经》的无相戒是受到明旷《天台菩萨戒疏》的影响是明显错误。将以上所提到的所有授菩萨...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22665746.html
  • 从现象还原法试探“五重唯识观”的哲学意涵(下)

    巨细无遗地兼顾与对象世界的缘起细节的认知作结合。因而凡位所知障与圣位所知障是依据两种性质相同的对反项被分别界定:凡位所知障以“能、所二取”作为对反项,圣位所知障却是以“一切智”(sarvaj?ā)为对...空性”[8]。但即使如此,“瑜伽现量”也不见得真的完全与智性无关[9]。而“遣相证性”亦不过是唯识五道位的见道位,仅属初证真如,从解脱论的角度来说,“证性”只是“修道”的初入门槛 [10],就更要说...

    刘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3565973.html
  • 中国禅宗的禅

    双手接引学者,直入不生不灭的甘露门。可见其宗风,与临济义玄颇相同。   (十三)赵州徒谂(七七八——八九七)是南泉普愿的弟子,自幼出家,沙弥时代即受普愿器重,八十岁,始往山东...特色:(1)废弃经典教义,但死于经句的拘泥,乃在活泼地把捉住佛的精神所在。(2)沿用佛教的一般术语,以提携全部的佛法为主眼,未尝企图建立一宗一派的门庭。(3)他们有济世化众的悲心,陷于一般小乘...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31466946.html
  •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

     罗摩努阇认为,小我(现象界)与最高我(梵)之间的关系是属性与实体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这就如同光是火或太阳的一部分,或白色等是具有这些颜色的东西的性质一样。小我与最高我虽密不可分,但二者又相同(...进行可能达到目的的追求行为,因而产生痛苦。在这一点上两教也是相同的。   两教在虚妄观念上的差别之处主要有两点:   一是两教提出的虚妄观念的主要出发点不同。婆罗门教提出虚妄观念的出发点是其实体...

    姚卫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62467127.html
  • 南诏观音佛王信仰的确立及其影响(1)

    郎州出发,经过大、小箅(勃弄),走三千多里才能到达西耳河。西耳河西北去巂州有二千多里。那里有山洲,也有古寺,寺中有佛经佛像,但没有住持僧。佛经与汉地相同。居住在这个地方的老百姓殷实富裕,每年二时以蔬食...阿叱力’同源同义,但用法却相同,因  而所带来的意义各异。‘阿嵯耶’初为西域僧人的称  呼,后演变为神名,‘阿叱力’亦意传教僧人,但多指  称云南土僧。在云南的佛教史籍中,‘阿嵯耶’更多  是神(观音...

    侯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72267188.html
  • 永觉元贤援禅辟儒道的基本哲学问题探究

    本体论的实存体性是相同的,而有共同的功夫活动的形式,但是这一个功夫活动的形式却为中国哲学作为功夫理论与境界哲学为中心的义理型态之通性。  至于宋儒周张所言之形上学系统,在道德意识为本体论的实存体性的思维...在一个轮回生死的因缘网罗之中,而无出期。由此可知佛道之间都有功夫活动的理论,但是因为两者的世界观相同,因此功夫活动中的蕲向便自相同,所达至的境界亦即不同,功夫境界不同,则表面上的词汇之合用即绝非...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95667354.html
  • 永明延寿禅师传

    。”日:“不会处如何会?”师日:“牛胎生象予,碧海起红尘。”  至于《指月录》所载公案,除上述一则同于《景德传灯录》外,其余都相同。这里只举一则露机锋的问答如下:  问:“长沙偈曰:‘学道之人识...识法随相行,则烦恼名识,名心也。意者,忆也。忆想前境起于妄,并是妄识,不干心事,心非有无,有无不染;心非垢净,垢净污;乃至迷悟凡圣,行住坐卧,并是妄识,非心也。心本生,今亦不灭。若知自心如此,于...

    周勋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00167358.html
  • 、顿教相的发展

    ,是以妙玄云:  “当知此经唯论如来设教大纲,委微细纲目”(注19)  天台诸祖之判教,大体是依智者教相论为规范,所以天台顿教说,我们仅论智者之说便可概括,至于华严宗的状况便相同了。  1.4 ...,事未在我耳。”(注3)  由上述引文可知,所谓“顿悟”乃指智理冥符不二,极照无差。而这顿悟是不受程序次第的决定,因为程序次序只是“悟”的外缘因素,就“悟”自身而言,只有“悟”或“悟”的区别,一旦...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02767384.html
  • 中月谈禅之本心

    理论论述实际,只要能默契本心就对,各人机缘本相同,悟后所用的语言也有差别。重要是应能无念,无念是体认本心的关键,神会说:“无念法,言有、言无,亦作即是什么。”不在知见上捕捉,说有说空、说一说二,...中月谈禅之本心  作者: 杨云唐  心是人的主导,烦恼与菩提的本体。“明心见性”是佛教宗旨,也是别于其他宗教之最高不同处。若学佛为明心,则难免同于外道,学佛人若先识自本心,则如盲人摸路,恐走...

    杨云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04867409.html